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过刊浏览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投稿指南
更多
新文科背景下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AI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社会实践视域下高校本科生思政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追风筝的人》中的救赎与宽恕主题研究
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中的意识流语言风格与叙事技巧
自动化行政法律风险规制研究
海上鸣社考论
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与责任分担 ——以发行人及中介机构的差异化归责为视角
《老人与海》中的硬汉形象和象征手法研究
高校对学生实施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机制研究
基于“教育家精神”标准的高校教师高质量发展研究
赵令衿《安平桥记》所见宋代安海港的兴盛及治理
北京勤云科技
期刊界
文章编号
中文标题
英文标题
作者英文名
作者中文名
单位中文名
单位英文名
中文关键词
英文关键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基金项目
2024年 第2期
全选
|
取消全选
|
合并选择
>>
吴盐如花皎白雪——盐城历代盐诗刍议
杨柳,程希
2024.2.37
[
摘要
](
1920
)
[
PDF
](
1672
)
盐城历代盐诗不仅是研究盐城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更是盐文化和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历史悠久,名家辈出,佳作如云,众体皆备,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具有独特的文学、历史、社会等重要价值。通过对盐城历代盐诗的梳理和分析,探讨了盐诗在盐城历史上的发展历程、文化内涵、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特点,并阐述了盐诗的当代价值和重要意义,以期对盐文化和盐城地方文化的发展有所助益。
淮剧艺术特征解析及设计因子应用探寻
王明艳,方美清
2024.2.37
[
摘要
](
1830
)
[
PDF
](
1350
)
在非遗活态化传承的时代背景下,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着重要意义。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淮剧,是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杂技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极具美学与文化价值。通过梳理淮剧艺术视觉元素的构成,从形态、图案、色彩三方面提取其中具代表性、典型性的文化符号,结合现代创意设计方法,探究淮剧元素融入现代生活的新载体,更好地延续其文化基因,助力淮剧文化的活态化传承。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代人类命运共同体创新性构建
刘勇,丁昱翔
2024.2.37
[
摘要
](
1615
)
[
PDF
](
1244
)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世界历史的形成逻辑进行深刻探讨,详细阐述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前提、内在动力和价值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以马克思世界历史观为指导,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新形势新变化,注重人的现实物质生活,在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开放包容、和平发展、保障人权等共同需要基础上形成的价值共识,将实现全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的价值目标。这一创新性构建以“同心圆”模式的协同发展路径,克服了西方现代化的同质性,抵制西方现代化的强权性,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创造人类文明新发展形态。
伟大建党精神: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时代资源
董迅石
2024.2.37
[
摘要
](
1558
)
[
PDF
](
1341
)
当今世界,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价值多元化”的“四化叠加”时代背景下,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刻不容缓。思政课和伟大建党精神具有高度耦合性,在思政课上融入伟大建党精神,可以从具象化、整体式和问题链等多维向度出发,通过改变语言叙事策略、构建立体式教学情境、推进课堂教学与红色文化传承的协同育人等手段,让主流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使之成为青年大学生的心灵习性和日常实践。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生物信息法律保护研究
党敏
2024.2.37
[
摘要
](
1750
)
[
PDF
](
1389
)
加强个人生物信息的法律保护,可以从注重和保障人权、维护个人隐私、保障公共利益、促进经济与科技发展等维度应对生物信息技术应用中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在大数据背景下,我们可以结合个人生物信息的概念、特征及权益性质,从司法救济、加强行政监管及法律保护规范等角度进行法律保护,以完善传统个人生物信息法律保护的不足,维护权益人的个人权益、社会公益及伦理道德。
论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的域外效力
胡海浪
2024.2.37
[
摘要
](
1669
)
[
PDF
](
1241
)
2018年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的实施被视为“数字人权”项下个人数据权保护的“典范”,其重要原因在于其以条例的域外效力契合数据跨境治理的现实需要。条例第三条通过两个维度的设计去搭建个人数据保护的域外适用框架:第一,“经营场所标准”:倘若欧盟境外数据控制、处理、使用等主体采取的数据行为与欧盟境内经营场所具有不可分割的某种联系,那么就要受到条例的规制;第二,“目标指向标准”:若境外数据控制者、处理者等所展开的数据行为是针对欧盟境内的数据主体,那么其亦受到条例的约束。虽然两个标准相互补充,但条例的域外效力仍然面临着考验。条例域外效力的经验和考验,也为我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资管新规下影子银行的风险识别和监管工具
宗天
2024.2.37
[
摘要
](
1605
)
[
PDF
](
1240
)
我国影子银行具有流动性风险、高信用风险和潜在系统性风险特征。从学理定义和业务特点的角度分析影子银行的成因和风险来源,明晰影子银行与传统银行的关系。在分析全球影子银行治理态势,借鉴FSB治理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以证监会监管为中心,开发影子银行监管新工具的学理建议。
ESG表现对企业风险的影响——现金持有水平的调节作用模型
王正艳
2024.2.37
[
摘要
](
2122
)
[
PDF
](
1329
)
研究ESG表现与企业风险之间的关系对于激励企业加大ESG实践投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15年至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为调节变量研究了ESG表现对企业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ESG表现越好,企业风险越小,并且相比于非国有企业,ESG表现对国有企业的风险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同时研究结论表明现金持有水平在企业ESG表现和企业风险之间起着调节作用。最后还结合研究结论给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ESG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提升
夏克礼,何朝林
2024.2.37
[
摘要
](
1937
)
[
PDF
](
1442
)
在ESG理念下,企业长期价值的增加取决于其环境价值、社会价值与治理能力的全方位提升,但源于理念认知和目标取向的差异性,企业在ESG实践中仍存在较多权衡问题和发展困境。基于ESG理念发展逻辑,选取沪深A股2010—2020年所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ESG信息披露助力企业价值增值的作用路径。结果表明,良好的ESG信息披露显著提升企业价值;ESG信息披露能够通过提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提高雇员质量和增加创新投入促进企业价值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高度法治化程度地区、高多元化经营行业、强外部监督环境,ESG信息披露促进企业价值提升的效果更明显。研究指出,通过“渐进式变革”提高市场与企业ESG认知水平,解构ESG发展理念,从而实现企业价值创造方式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税收征管规范化与企业盈余管理——基于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准自然实验
刘秋平,吴愉正
2024.2.37
[
摘要
](
1505
)
[
PDF
](
1212
)
以2013—2022十年里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探究税收征管规范化与企业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各地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实施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并且进一步发现该现象在非国有产权性质和内部控制薄弱的企业中更为明显。
数字普惠金融、农村居民消费与农村经济增长
李瑞琪,王华丽
2024.2.37
[
摘要
](
1939
)
[
PDF
](
1298
)
基于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域的动态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于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和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全国层面上显著,且在数字普惠金融覆盖范围、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三个子维度均能够显著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数字普惠金融在区域层面上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在中西部地区的作用效果更明显;利用中介效应检验机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农村居民消费渠道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论侯孝贤电影悲剧美学的创作手法
陈文奕
2024.2.37
[
摘要
](
1641
)
[
PDF
](
1268
)
侯孝贤电影的底色是“苍凉”,其电影主题彰显出浓重的悲剧意识,体现了中华文化“哀而不伤”的诗教传统。 侯孝贤电影的悲剧美学手法不仅是对传统电影语言的创新,也是其传达悲剧精神的有力载体。探究了侯孝贤电影的悲剧镜头语言、悲剧抒情方式和悲剧意境,凸显侯孝贤电影作为一种悲剧审美形态的价值,不仅是对美与真实的坚守,更是对生命伦理的一种传承。
时代社会造就的悲剧人生:《红与黑》主人公的悲剧命运研究
刘枚
2024.2.37
[
摘要
](
2093
)
[
PDF
](
1298
)
《红与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涉及生存价值及伦理道德问题的代表作,于连身上的悲剧性主要表现在其生命中的诸多矛盾,其中不仅有时代与个人的矛盾,也有个人性格的矛盾,更有人性层面的矛盾。于连试图反抗这些矛盾,但最终陷入不得不妥协、沉沦的境地,进而导致其悲剧命运的发生。结合《红与黑》的时代背景,从反抗与妥协交织的矛盾性格、个人与时代的博弈、人性中兽性与神性的博弈“入手”,深入分析于连的悲剧命运。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宋词英译研究——以《醉花阴》许渊冲译本为例
牛艳争,陈士部
2024.2.37
[
摘要
](
1706
)
[
PDF
](
1290
)
中国古诗词英译是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许渊冲英译本对原词的所言之情和审美要求的再现,验证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理论对宋词翻译的指导意义,以期为更多的宋词英译提供些许借鉴和启示。
体育教育专业认证持续改进的实施路径研究
张兵,刘井飞
2024.2.37
[
摘要
](
1497
)
[
PDF
](
1265
)
作为专业认证的核心所在,体育教育专业认证持续改进聚焦体育师范生培养质量保障,是一个闭环体系。实践中,体育教育专业认证持续改进,以遵循OBE理念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优化为核心议题,以常态化的指向每个体育师范生发展的保障机制建立与完善为关键环节,以课程目标达成评价为要的课程教学改革为重点内容,而推进实践离不开教师的作用发挥。为此,要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兼顾体育教育专业特殊性,紧扣目标达成评价、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等关键环节,全方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质量改进机制和专业建设提升路径。
互动、合作和融合:智慧康养休闲体育旅游赋能模式研究
王坤焱,张磊,韩晓晓
2024.2.37
[
摘要
](
1564
)
[
PDF
](
1271
)
智慧康养休闲体育旅游是基于“智慧康养”和“休闲体育旅游”而产生的新型产业,也是“大健康”体系下的新型产业。其核心目的在于利用新型科技手段,为各阶层用户提供康养休闲体育旅游活动。以产业融合理论和创意发生理论为观察视角,解释智慧康养休闲体育旅游赋能模式的过程和特点,并由此在科技赋能、改革赋能和文化赋能层面提出建议:政府在培育科技型企业同时,企业应顺应市场导向提供个性化配套服务;政府应鼓励社会组织机构及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实现共同发展和互利共赢局面。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赵莹
2024.2.37
[
摘要
](
2418
)
[
PDF
](
1299
)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搭建在国家文化与民众文化生活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同时也是人民群众生活状态的现实表征,推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活态传承,是全面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逐渐从政府干预模式,转变为以社区组织为核心的治理模式,但依旧面临着保护与传承观念未形成、形式不够新颖、主体未形成合力等困境,需要结合体育非遗保护的内涵、模式及逻辑机理,提出科学的活态传承策略。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徐洁,阮宜杰
2024.2.37
[
摘要
](
1695
)
[
PDF
](
1216
)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的主要举措,也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惠及全体民众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体育强国与健康强国战略的前提和保障。以文献调查法明确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概念、内容,总结归纳出“健康水平”“健康公平”“社会和谐”三大价值意蕴,以及政策出台、区域缩小、资源分配优化等现实基础,提出促进机会均等、过程均等、结果均等等一系列实现路径,以期满足人民群众体育健身需求,推进我国体育现代化发展。
当代大学生国际意识教育的逻辑必然与实施路径
刘春朋,张廷干
2024.2.37
[
摘要
](
1522
)
[
PDF
](
1276
)
国际意识教育作为新时期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主题”关乎我国未来创新型人才培育事业的成败。当代大学生国际意识教育呈现出积极态势的同时,也面临着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固化、教师国际素养较低、实践参与缺失、网络媒介冲击、本土主义影响等困境。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提升教师队伍国际素养、推进课程设置改革、创新培养方式方法、遵循教育科学规律,才能使当代大学生以敢为人先姿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创新研究
杜文玲
2024.2.37
[
摘要
](
1582
)
[
PDF
](
1156
)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以及学生思想观念的日益复杂,传统学生管理体制、方式、观念已经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诉求,亟须采取新思路加以创新和改革。结合三全育人的科学内涵,针对当前学生管理面临的问题,通过树立层次性、时代性、科学性相结合的管理理念,创新思政教育、激励管理、网络教育等管理手段,完善日常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等各环节,充分体现三全育人的思想意蕴,提升学生管理的实效性。
辅导员数据素养的逻辑归因及实践路径
王进步
2024.2.37
[
摘要
](
1304
)
[
PDF
](
1231
)
数据素养是指在法律和伦理的许可范围内,人们形成对数据的识别、收集、分析、处理、利用,并能对数据具有创新性思维的能力。提高辅导员数据素养,国家的发展规划是其逻辑起因,高校育人实际是其必然要求,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其内生动力。提高辅导员数据素养,需要国家从课程建设、标准修订和基地培育,学校从平台建设、制度完善和技术指导,辅导员从强化意识、提升技能和知行合一等方面共同着力,从而全面提升辅导员的数据素养和育人实效。
基于“枫桥经验”的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徐璐
2024.2.37
[
摘要
](
1653
)
[
PDF
](
1434
)
“枫桥经验”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领导下基层创造的社会矛盾化解经验,借鉴“枫桥经验”,高校平安校园建设要基于多元善治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夯实为民服务意识;健全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复杂事件处置效能;立足三个向度,不断创新平安校园建设模式。
徽商精神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教育的价值意蕴
许太梅
2024.2.37
[
摘要
](
1374
)
[
PDF
](
)
高职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意义重大,既能凸显高职院校办学理念,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又能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当下,高职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可以充分发挥徽商精神对其指导和借鉴价值,从而助力高职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教育取得成功。
网上投稿系统开通了!
点击
下载
1
浅析中国画的散点透视
(15533)
2
健康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理论
(11555)
3
近二十年来汉语詈词詈语研究综述
(11069)
4
近三十年元杂剧《秋胡戏妻》研究综述
(10630)
5
海陵监和西溪盐仓考
(10547)
6
论林正青《小海场新志》的史料价值
(10433)
7
基于东方经验的民族、国家观念——传统“中国观念”的现代阐释
(10321)
8
规约含义与会话含义的哲学渊源与差异性研究
(10208)
9
犯罪收益追缴范围探析
(10116)
10
夏洛特·吉尔曼《黄色墙纸》的叙事心理学解读
(9933)
11
汉英“有/Be”存在句定指效应研究
(9927)
12
评鲁迅 “欧化”翻译观
(9398)
1
《西厢记》 《牡丹亭》“女性意识”之解读
(12819)
2
浅谈与亲属称谓语有关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11998)
3
谈古汉语“并提”与“互文”两种修辞手法
(11468)
4
规约含义与会话含义的哲学渊源与差异性研究
(10204)
5
近二十年来汉语詈词詈语研究综述
(9954)
6
评鲁迅 “欧化”翻译观
(9692)
7
论苏童小说女性悲剧命运的依附意识根源
(9535)
8
英语习语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9530)
9
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
(9143)
10
跨文化的女性主义:中国女性主义莎学批评
(9094)
11
《沉沦》艺术美新论
(8927)
12
浅析中国画的散点透视
(8746)
历史访问人数:
8652803
今日访问人数:
35